9月30日,济南果品研究院组织召开了院科技创新团队9月份月度交流会议,本次会议由“贮藏保鲜流通技术研发团队”进行交流汇报。
会议由院党委委员、科技处处长宋烨主持,院长吴茂玉、副院长朱风涛及各部门创新团队成员出席了会议。
交流会上,贮藏保鲜研究所所长杨相政介绍了“贮藏保鲜流通技术研发团队”的研发方向,该团队主要开展果蔬等生鲜农产品采后生理、病理劣变机理、贮藏保鲜工艺技术参数研究及标准化制修订工作,研发集成国内外先进技术,制定适宜不同果蔬贮藏保鲜、流通品质保持、货架期延长等技术工艺,开展企业技术需求服务,为企业提供应用性解决方案,总结形成标准化、产业化操作技术规程,进行技术成果推广示范。杨相政重点介绍了团队面向企业流通保鲜实际需求,针对苹果、蓝莓、葡萄、猕猴桃、桃开展的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推广应用情况,团队通过研究采收成熟度、防霉保鲜剂、保鲜包装、精准气调等保鲜工艺、制定贮藏标准体系,为农夫山泉集团、阿里数字农业山东仓、江苏沃田集团、山东昊坤果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技术服务,得到企业好评,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副院长朱风涛研究员,建议团队发展应该从两个维度考虑,一是作为农业生产技术的延续,综合考虑农业措施对品质的影响;二是要深入产区,钻研专业技术知识,打造全国知名的行业专家和团队。
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院长吴茂玉研究员充分肯定了该团队通过成果转化带动科技创新的工作成效,提出几点建议,一是要注重团队建设,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二是要与上下游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加强合作,共赢发展;三是重视拓展科技创新领域,注重成果凝练,加强采后“最先一公里”的商品化处理、采后初加工等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推广;四是注重院团队之间的合作交流,应用现代化的分析检测手段评价保鲜技术工艺效果;五是积极开展热带果蔬的保鲜流通技术装备研发,改变冷链装备北方多南方少的局面。
交流会上,杨相政所长根据国家最新科研项目管理政策精神,向全体科研人员介绍了“十三五项目验收综合绩效评价”相关文件政策解读、项目验收综合绩效评价要求和项目审计要点,为我院“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的结题验收做好准备。